太阳或月亮周围的晕圈是一种令人惊叹的光学现象,可以拍出令人惊叹的照片。虽然晕圈通常与寒冷的天气联系在一起,但它可能在任何季节出现,甚至在热带东南亚地区也曾目睹过!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日晕的形成过程,以及一些拍摄和后期处理技巧。
EOS R5/RF15-35mm f/2.8L IS USM/焦距:15mm/光圈先决自动曝光(f/8、1/800秒,EV-0.7)/ISO 100/白平衡:日光
这张超现实主义、如画般的照片,用15毫米超广角镜头拍摄,树梢上方的蓝天上飘浮着一圈光晕。我尝试了各种构图方式,让这些独特的树木融入画面。这张永恒空灵的照片是通过“淘汰”的过程创作出来的,所有场地特有的特征都被舍弃了。
第一步:留意卷层云(高空云)
当您了解导致日晕形成的天气条件时,您将更有准备地留意日晕。
太阳晕的条件:
当有大量卷层云(薄的、面纱状的高空云)时
当暴风雨、锋面或低压系统来临时。
日晕是一种光学天气现象,通常出现在由冰晶构成的面纱状卷层云不断增长并覆盖大面积区域时。云层中的冰晶会以特定角度折射穿过云层的阳光,从而形成日晕。虽然日晕全年都可能形成,但在日本,日晕在春末夏初低压锋面接近南部海岸时更易出现。
飞机尾迹的形成条件与光晕相同,所以如果你注意到比平时更多的飞机尾迹在天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这表明光晕的形成条件非常理想。有一次,在看到许多飞机尾迹后,我朝太阳望去,瞧,太阳周围竟然出现了一个光晕!
步骤2: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
24mm 不够广,无法拍摄风景
大多数标准变焦镜头的 24 毫米广角端很可能不足以捕捉光晕及其下方的风景。
当我们看到像日晕这样独特的自然现象时,我们的目光会首先被它吸引。但如果你把日晕作为次要拍摄对象,并在周围景色中找到其他物体作为主要拍摄对象,你的照片会更加突出。
最佳焦距取决于太阳的位置和光晕的大小。不过,使用超广角镜头(例如我在最上方主图中使用的RF15-35mm f/2.8L IS USM)拍摄会更容易。
拍摄技巧
1. 曝光以避免高光溢出。太阳周围形成光晕,使这张照片对比度较高。如果根据风景进行曝光,可能会导致光晕过度曝光,从而丢失高光部分的细节。- 启用“高光色调优先”功能来保护高光部分。- 如果您使用半自动模式拍摄,请使用负曝光补偿。请记住:您可以随时在后期处理中提亮前景。-显示直方图,并检查是否存在过多的白色溢出。您可以在《理解动态范围: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高光溢出》中了解更多关于使用直方图和其他技巧的信息。
2. 尽量避免使用镜头滤镜。镜头滤镜可能会造成重影和眩光,最好不要使用。
这是后期处理之前相机拍摄的图像:
步骤 3:在后期处理中对图像进行去雾
×不要:简单地使整个图像变亮✓要:对镜头进行去雾处理,然后消除阴影
卷层云通常因含有水蒸气而显得朦胧。如果您在试图提亮前景景色的同时,过度调亮镜头,也可能会导致太阳周围的高光区域过度曝光。
如果你的后期处理软件有去雾工具,现在就该用它了!它能让光晕的形状更加突出,天空看起来更清澈、更蓝,同时还能减少高光溢出。要让前景更亮,可以增强阴影。
我使用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进行的基本调整
之后,我只需根据喜好调整颜色即可。